古建彩绘的工艺流程1、古建筑彩绘测量起谱子: 测量起谱子,就是绘制彩画的画稿。先将彩画构件的部位、长度、宽度,逐一测量并记实清晰,再以牛皮纸配纸,如明间大额枋两鞅角间隔为4m时,则配纸只要二分之一,即2m。并按明间、次间、稍间依次配齐,然后扣除“老箍头”付箍头”,再行摺纸三再按间用炭条在纸上绘出所要的画谱,名为“起谱子”,也就是彩画稿。作画时,先画箍头宽度(一般为120mm)再画“岔口线”、“皮条线”、“枋心线”,“盒子线”。起谱子时应以明间大额枋为准,其作挑檐桁、下枋均依据大额枋五大线尺寸,上下箍头线必需在一个垂直线上。谱子粗线起完后,再用墨画一遍,称“落墨”。然后用大针按墨线扎孔,孔距2mm,保为“扎谱子”。扎谱子大针要直扎、扎透,不要扎斜。一个殿座古建筑彩绘只需起一个角即可,就是画四分之一画稿。 (1)古建筑彩绘测量起谱: 即绘制足尺图样。先正确地量出要绘制彩画部位的长宽尺寸,然后配纸,以优质牛皮纸为宜,如不够长宽可进行拼接。彩画图案一般上下左右对称,配纸够图案的二分之一长,然后“折衷”,即将纸上下对折即可。如需分三挺的,还要分三挺,并注明间别及部位。先用炭条在折衷的纸上绘出所需的纹样,再用笔墨勾画,经由扎谱后展开即成完整图案。大样绘完后用大针扎谱,针孔间距三毫米左右,为了便于扎孔,可在纸下垫毡或泡沫塑料等。假如做比较大的工程,应将颜色代号写在谱子上一并轧孔。如遇枋心。藻头、合子等需要画龙纹或分歧错误称的纹样,则应将纸展开画。 (2)磨生油、过水、分中、打谱 在分中打谱之前,用砂纸将生油地仗满磨一遍,用水布擦净,称为“过水”。然后根据构件长宽尺寸定出横竖中线,称为“分中”。将谱子定位摊平,用粉袋循孔拍打,使色粉透过针孔印在地仗上。 放样的另一个方法是用粉笔或红土直接将图案纹样描绘在需要绘制彩画的部位上,叫“摊活”,但不如前一方式正确。 2、磨生油:过水布、分中、打谱子彩画部位生油地干后,以细砂纸磨之,再用水布擦净,用尺找出横和竖中线,以粉笔画出,名为“分中”,再以谱子中线对准构件中线摊实,以粉袋循谱子拍打,使构件上透印花纹粉迹,谓之“打谱子”。 3、沥大小粉:沥粉前先将粉浆装在沥粉器中,然后通过手的压力将粉浆由粉尖挤出,沥于纺纹部位上叫作“沥粉”。沥粉时要根据谱子线路,如五大线(箍头线,盒子线,皮条线,岔口线,枋心线),用粗粉尖沥,叫“大粉”。大粉宽度在5mm左右,两线间距为一线宽度。金琢墨单粉条,叫二路粉。粉条成半圆形,龙凤花纹云等叫“小粉”。沥出粉条要横平竖直,如挑檐桁与大额枋为同样茶纹时,上下小粉也要有区别。 4、刷色:大木刷色,以明间挑檐桁箍头刷青色为准,叫“青箍头、青楞线、绿枋心”,次间为“绿箍头、绿楞线、青枋心”。次间、稍间又相互调换,如其间数多者,均以此类推。斗拱刷色,以角科柱头科为准,必需“绿翘绿昂青升斗”,再向里推,为“青翘青昂绿升斗”。青绿调换,如遇双数时,中间两攒可刷统一颜。压斗枋底面一律为绿色。 5、古建筑彩绘包黄胶: 单粉条和双粉条,多数要贴金箔,所以在贴金之前,要包一道黄胶托衬金箔的光亮,可避免因金箔有砂眼和口露出地来。 6、古建筑彩绘拉晕色、拉大粉: 将浅青色(三青三绿)刷于金线两侧,由浅至深,“晕色”。箍头晕色宽度一般为箍头的三分之一,其余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靠金线画一道白线,叫“拉大粉”。粗细以晕色的1/3为合格,并可以起到 齐金的作用。 7、古建筑彩绘压老: 一切颜色都描绘完毕后,用最深的颜色如黑烟子、砂绿、佛青、深紫、深香色等,在各色的最深处的一边,用画笔润一下,以使花纹凸起,这叫“压老”。在死箍头正中画一黑线,名叫“掏”。檩头、柱头刷黑,名叫“老箍头”。 8、古建筑彩绘检查修补: 彩画成活后需当真进行检查,有无漏掉、弄脏之处,然后用原色修补整洁,后又自上而下打扫干净,这些工作,称为“打点找补”。彩画的这种打点找补完成后才算全部过程完工 |